了不起的軟木塞
軟木塞和美酒的關聯,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時,一位名叫唐.培里農(Dom Pierre
Pérignon,1638-1715)的僧侶,他是第一位通過調配不同種類葡萄來改善葡萄酒品質的人,而在1670年,他正式引用軟木塞來保持美酒新鮮,從此成就了這組完美絕配。
軟木的來源就是神奇的栓皮櫟。
能被不斷剝皮的栓皮櫟是非常奇妙且強韌的樹種,而從它們身上剝下來的皮,同樣功能強大。軟木的結構堪比蜂巢,每一平方公分包含了約三千五百萬個細胞,這些細胞如同內部的小小空間,其中有著氣體,而軟木構造的獨特性便來自於這些充滿空氣的細胞,它們不透水且具備彈性隔間,因此有著隔音、隔熱、防水的特性,能吸收壓力與震動,並且非常輕巧。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與軟木相似、結合了以上種種功能的天然材質。
軟木的特性讓它們被許多領域青睞,是建築、裝潢的常見材料,服飾、鞋類、藝術作品等都找得到軟木商品,而其因為優異的隔熱特性,還成為航太工程中火箭的隔熱板。當然,對我們來說,軟木塞還是最常見也最經典的軟木商品。
軟木塞的製作過程也是一門學問。首先,通常要等到第三次採集時,較為均勻平整的樹皮才能製作高級軟木塞(此時栓皮櫟的樹齡已經超過40歲了),剝下來的樹皮先經過風乾和煮沸殺菌的程序,再由人工操作或機器自動化切割出塞子的形狀(頂級軟木塞會由人工操作的方式在樹皮上打孔)。[1]接著,塞子的成品利用光學技術加以分類,然後再由肉眼篩選分級,而最光滑平整的軟木塞將提供給世界頂級的酒莊使用。一棵栓皮櫟的一生,約被採集樹皮15至20次,估計能生產大約一百萬個軟木塞。
軟木塞能隔絕液體與外部空氣,但其獨特孔洞細胞中含藏的空氣,還能逐漸釋放到葡萄酒中,有利於葡萄酒的陳化。下次品評美酒時,不妨多留意一下瓶口的天然軟木塞,這些又輕又有彈性的小東西,飽含了大自然的智慧,也是幾百年來葡萄美酒的好搭檔。
參考資料:
http://www.wineanorak.com/corks/howcorkismade.htm
https://www.corkblack.com/sustainability.html
https://e-info.org.tw/node/6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