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變萬化梅杜莎(Medusa)
約五世紀的梅杜莎大理石頭像,已具備莊嚴而非恐怖的外貌。(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不論是否熟悉希臘羅馬神話,相信對於蛇髮女妖梅杜莎(Medusa)都有一定程度的認識。這位頭上長滿毒蛇,只要對視一眼就能讓人石化的妖怪,成了英雄柏修斯(Perseus)冒險犯難過程中的最佳陪襯,而柏修斯巧妙地利用青銅盾牌的反光掌握梅杜莎的所在,算準時機給予致命一擊的電光火石之際,也成了各種影像或文字樂於描摹的場景。最終,她令人恐懼的頭顱被砍下,鑲嵌在雅典娜的盾牌上,成為最致命的武器,也是最輝煌的戰利品。
無辜者形象的梅杜莎(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長了野豬獠牙的梅杜莎(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梅杜莎並非一開始就是妖怪,身為戈爾貢(Gorgon)三姊妹中的么妹,她是唯一沒有不朽之身的,但她也特別美麗動人,然而,美貌為她招來了禍端。一說她對自身的美過於自信與傲慢,引發了雅典娜的嫉妒,另一說是她在雅典娜神廟當祭司時,海神波塞頓覬覦她的美貌而在神廟中強暴了她,對於神廟的褻瀆讓雅典娜怒不可抑,無論是出於何種理由,總之女神把她變成了長滿蛇髮的妖怪,並降下了只要與人對視,就會把對方變成石頭的詛咒。從美人變成了女妖的梅杜莎,從此隱居於世界邊陲的神祕之地,但她並沒有因此安享晚年,柏修斯千里迢迢、千方百計找到了她,並且取下了她的首級,以此樹立了功勳。
對現代人來說,或許梅杜莎的形象大致上就是妖怪,但即便在古希臘,她的形象也是千變萬化。有時,她以長了野豬獠牙的恐怖相貌出現在希臘陶瓶上;有時,她化身為看似柔弱的帶翅美女,渾然不覺即將發生的災難;有時,她就像個無辜的受害者令人同情。更有甚者,在某些描繪柏修斯與梅杜莎交手的場景中,圖像的氣氛帶著幽默感,梅杜莎在其中彷彿化身為一位喜劇演員。此外,希臘神廟、門戶外或盾牌上上常見的、避邪用的女魔臉形飾(gorgoneion),也常見梅杜莎的各式形象。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2146
https://warwick.ac.uk/fac/cross_fac/iatl/reinvention/archive/bcur2011specialissue/wallace
https://www.theoi.com/Pontios/Gorgones.html
https://www.icon-icon.com/en/the-versace-med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