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致空間—羅馬萬神殿 (Pantheon)
歷史背景
位於羅馬市中心的萬神殿,是古羅馬至今保存得最完整的大型建築,也無疑是空前的建築成就。
萬神殿的建造歷史有兩個主要的時間點,一是西元前27年,由奧古斯都的女婿兼心腹阿格利帕所建,中間萬神殿曾歷經火燒與修復,而後於西元125年,於羅馬五賢帝之一的哈德良手中再次全面翻新,正式成為今天所見的模樣。
一如圖拉真之柱是為了慶祝圖拉真皇帝擊敗達西亞族,最初萬神殿的興建也是為了歌頌打敗了安東尼與克麗奧佩特拉聯軍的奧古斯都。當時的羅馬,終於從共和走向帝制,而屋大維更完成了凱薩未竟的事功,成為羅馬第一位皇帝,封號奧古斯都。阿格利帕於擔任執政官時期,在有名的戰神廣場上建立了這座名為「獻給所有神祇」的殿堂,原並屬意將奧古斯都的雕像置於殿內,與其他諸神並立,雖然最終因奧古斯都不願意違反羅馬長久以來死後才能封神的傳統而拒絕了這個提議,但由此可見這座殿宇最初便帶著神化皇帝的政治用途。
到了圖拉真的繼任者哈德良,由於他繼位的正統性不夠完整,他除了建立自己的軍功與事蹟,也決心重新修復和建設各式大型建築,用以公告自身政權的穩定性與合法性,其中,能與開國元君奧古斯都產生連結的萬神殿,便成為其大顯身手的主要目標。
建築亮點
萬神殿的前方,是有著三角楣飾與科林斯石柱的方形門廊,乍看與一般羅馬神廟差異不大,但搭配上後方圓形的主體空間,就產生了不同的效果。而主空間上方巨大的圓形拱頂和拱頂頂端可供光線透入的開口,更是令所有進入此空間的人都不得不驚嘆的設計。
兩個時期的萬神殿究竟差距多少,至今仍是專家學者研究的主題,且因為哈德良在翻新後的萬神殿門楣上,仍舊題字將功勞歸於阿格利帕,也讓這件事變得更為複雜難辨。但依據各種考古學與建築工法的推測,後世多半認同,讓萬神殿成為萬神殿的眾多重要元素,是在哈德良手中完成的。
其中,碩大的拱頂之所以可能,仰賴於當時羅馬發展出了新的混凝土技術,他們以火山灰為材料,依據恰當比例打造出更堅硬的建材,使得承載巨大圓頂的水平應力成為可能。當然,除了材料,建築工法上也運用了許多巧思,例如愈下方的牆面寬度愈厚,往上逐漸遞減,且愈往上的建材中,逐步混入較輕的原料如浮石、陶瓶。圓頂的外牆下方利用一層層束帶結構來分散壓力,而圓頂內面則鑿刻出二十八列逐漸縮小的藻井,這樣的做法既能減輕重量,還帶來強烈的視覺感,引導人的視野往天頂望去,且能隨著透入的日光角度不同而產生各種光影變化。
主體的高度與圓頂的直徑是一樣的,這意味著我們剛剛好可以在這個空間中放入一個正圓。拱頂最上方的圓形天窗直徑8.9公尺,無論是光線、空氣、雨水或鳥兒都能自由進出(註1),這個設計為這座巨大、莊嚴而神聖的建築帶來了一份靈動,當你仰望,就看到蒼穹一隅,而當你拉回視線,便能感受到光在空間裡的流轉。
留言
張貼留言